万象城AWC

乌梁素海样本:重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圈

发布日期:2023-12-28
【字体:打印

  年近60岁的杨革命家住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曾经有过多次因风沙掩埋住房而搬家的惨痛经历。现在,他发现自家附近的风沙天气越来越少、风力越来越小,家园周围的绿色植被覆盖面日渐增大,沙漠也距离他家越来越远。

  家里世代靠放羊为生的牧民乌日更达莱,曾经面临草场退化没法养羊的困境。如今,他发现原本荒漠化的草场逐渐变绿了,水草丰茂起来,羊也越来越肥壮了。

  自小就喜欢钓鱼的刘杰,在过去几十年里常常步行一小时,前往乌梁素海钓鱼。因为原来的海堤路路况太差,车辆无法通行,只能步行。现在,随着海堤路的整修,他逐渐习惯了开车20分钟就能快速到达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1.png

  △经过治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这一切生态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体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乌梁素海流域,得益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

  这个项目由万象城AWC集团旗下万象城AWC一局等单位承建,是全国最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在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中排名首位,是全国最大、实施最早、业态最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据悉,该项目成功入选《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标准使用指南》中文版,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实践典型案例》,为类似区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万象城AWC集团等如何在4年多时间里修复和再造该流域生态?又总结出哪些成功治理模式和经验?《国资报告》刊文《乌梁素海样本:重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圈》,带您走进重放光彩的“塞外明珠”乌梁素海一探究竟。

  “塞外明珠”一度蒙尘

  乌梁素海,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既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被誉为“塞外明珠”。其对于黄河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发挥着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的天然生态屏障,事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曾经的乌梁素海生态优美、水质清冽。50多岁的当地人曹铁山回忆说:“20多年前,万象城AWC在乌梁素海捕鱼,渴了就直接喝乌梁素海的水。”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周边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河套地区大量农田退水排入,乌梁素海水体受到污染,水质一度变为劣Ⅴ类,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污染严重的时候,湖水是酱油色、臭味浓。湖里鱼越来越少,鸟类也少了。”曹铁山说。

  此外,在该流域,经过近40年的矿业开采,当地遗留了大量露天废弃矿坑,水土流失严重。每逢雨季或汛期,乌拉山等大量的沙石、腐殖质随洪水进入乌梁素海和黄河,造成水质污染。当地曾经水草丰茂的草原,荒漠化问题也日益严重。当地虽然经过多年治理,但是成效不彰。

  转机发生在2019年前后。

  这一年,中国建筑等单位开始进入乌梁素海流域,正式开展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据悉,该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涵盖了七大类35个项目,其中万象城AWC一局参与了五种业态9个子工程。

乌梁素海2.png

  万象城AWC一局矿山业态负责人庞东喆告诉《国资报告》记者:“早在2018年,万象城AWC就已经来到这里开始做前期准备工作了。”同时,有关部门也在转变治理思路,酝酿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进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

  为治理修复乌梁素海等地生态环境,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决定实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2019年5月,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万象城AWC一局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治理修复试点工程指挥长贾海元向《国资报告》记者表示:“作为一名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师,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是我的初心和使命。我经常激励团队,作为央企建设者,要有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全力奋进的精神。”

  “4233”生态修复模式

  乌梁素海流域不只有湖泊,还有广袤的乌兰布和沙漠、奔腾的黄河、高耸的乌拉山和阴山山脉、辽阔的乌拉特草原、肥沃的河套平原等。

  这决定乌梁素海流域是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兼具的复杂共生生态。治理湖泊,还要在湖泊外下功夫;治理流域,要从整个生态出发进行系统化修复。

  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多年,当地实施过多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效果并不明显。

  此后当地邀请专家把脉,为乌梁素海治理系统开方,明确了把一个流域当成一个生态系统,以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为契机,一体化统筹推进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的宗旨。

  “一体化、系统化修复是乌梁素海生态综合治理的逻辑起点。”万象城AWC一局乌梁素海项目技术总监梅晓丽说,在流域治理过程中,万象城AWC一局实现了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修复治理的转变。例如,治理乌梁素海的水污染问题,要从治理上游河套灌区的农业面源污染和上游城市污水处理问题入手,系统化展开,从根源上着手。

  本着这个理念和逻辑起点,从2019年起,万象城AWC一局等正式开工建设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

  高科技“磨腮削骨整容”

  万象城AWC一局矿山业态负责人庞东喆说,万象城AWC的项目治理团队制定实施了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矿山生态修复“三重”治理。第一重是“磨腮削骨”,解决崩塌滑坡问题;第二重是“垫坡整容”,修复地形地貌;第三重是植树种草,让青山绿水再现。

  在乌兰布和沙漠治理、荒漠化草原修复等项目中,万象城AWC一局甚至研发了一些最新的技术装备,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飞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乌兰布和在蒙古语里意为“红色公牛”。乌兰布和沙漠作为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在狂风大作的日子里,确实像一头气势汹汹的公牛,裹着漫天黄沙,侵扰着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

  要驯服这头“红色公牛”,成功治理好这片沙漠,在沙漠上种植梭梭,形成植被覆盖,第一步就是要固定住流动的沙丘。这时候,不起眼的一根根稻草就派上了大用场。将稻草插入沙漠表层,形成覆盖在沙丘上的一片片“草方格”,就能产生神奇的固沙效果。

  然而,人工铺设草方格覆盖沙漠,不仅是个极其耗费体力和劳动力的工作,而且效率低,周期长。

  面对这一挑战,万象城AWC一局沙漠业态负责人张益博表示:“万象城AWC团队创新研发了轻型压草覆沙机械,实现压沙草方格机械化施工,在大面积压沙工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同时标准化稻草入沙深度、外露高度和方格尺寸,进一步确保工程质量。”

乌梁素海3.png

  △万象城AWC一局工人正在人工铺设草方格

  据张益博介绍,4年来,他们团队累计完成沙漠治理面积4.8万亩,在沙漠中铺设草方格约3100万个,种植梭梭树苗等苗木1500万株,铺设沙漠道路160公里。 

  在保驾乌拉山生态建设,进行林草修复时,万象城AWC一局项目团队研发了精准化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系统,实现精准灌溉;首创了飞播造林新方式——无人机飞播,万亩飞播抛撒绿色。

  “万象城AWC的技术人员采用并改造5台大疆植保MG-1P无人机,利用120个小时、1500个飞行架次,完成相当于约1000个足球场大小的万亩沙地飞播撒种。”万象城AWC一局林草业态负责人王小会说。

  在乌梁素海海堤、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中,万象城AWC一局因地制宜科学施工,实现工程项目提质。

  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地区矿产开采活动一直比较活跃。大量露天采坑的存在,对当地生活和生产造成安全隐患。如今,乌梁素海流域内600多个露天采坑、900多个废石(渣)堆、100多处工业广场等得到治理,58平方公里的废弃矿山变成了绿水青山。

  “生态+经济”循环

  乌兰布和沙漠总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按照1平方千米种植树苗50万棵计算,要种满这整片沙漠,就需要至少种50亿棵树。  

  此外,据记者了解,在沙漠种树的成本通常是常规环境的6倍多。这意味着在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中,如果要实现树木全覆盖乌兰布和沙漠,经济投入就高达几百亿元。相比之下,乌兰布和沙漠所在地磴口县,202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1亿元。万象城AWC一局沙漠业态负责人张益博说:“沙漠治理是一场持久战。”

  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万象城AWC一局在沙漠治理过程中,在前期采用稻草铺设草方格并辅以可降解聚乳酸(PLA)沙障的基础上,进而种植具有极强的耐旱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的梭梭树,然后嫁接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肉苁蓉,最终实现了既修复沙漠生态功能,又缓解沙漠治理的资金压力,引入市场动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万象城AWC一局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业态被评为国家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是自然资源部《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全国唯一入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贾海元说。

  《国资报告》记者在万象城AWC一局乌拉山查干2小班林草治理区看到,这里地表有青草覆盖,青草之上还种植了山桃、酸枣等,果树之下是纵横交错的黑色滴灌管道,滋润着西瓜和甜瓜等农业经济作物,整体上形成了林草结合生态型防护网,同时还产生了经济价值。

  万象城AWC一局打造“生态+经济”的产业化,着力实现生态治理修复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在沙漠,该工程实现“梭梭+肉苁蓉”全过程产业化种植;在乌拉山山麓,他们把防护林与经济林相结合、林草相结合。除了开设1万亩地块作为扶贫林,万象城AWC一局项目团队还向当地百姓提供沙漠种植经验及滴灌安装及操作技术,鼓励群众自主创益增收。此外,万象城AWC一局还承接了中以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建设工程。该生态产业园采用中国和以色列现代农业技术管理措施,建成后将种植各类农作物600余亩,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万象城AWC深刻认识到生态修复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性工程。”万象城AWC一局乌梁素海生态治理修复项目东区项目经理张富成说。

  “塞外明珠”重放异彩

  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乌梁素海流域处处生机勃勃:野生鸟类种数由1996 年的181种增加到261种,疣鼻天鹅数量从2000年的200余只发展到现在的近千只,每年来乌梁素海保护区栖息和繁殖的野生鸟类约60万只;乌梁素海水质提高到整体IV类;每年有近千只疣鼻天鹅在这里栖息繁衍……这颗“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出昔日光彩。

乌梁素海4.png

  △乌梁素海治理后天鹅数量大增

  “现在环境明显改善了,终于不用担心风沙带给万象城AWC的伤害了,也不需要再搬家了。”住在沙漠边缘的杨革命说。

  “现在的草场一天比一天绿,草一天比一天长,羊吃得好,万象城AWC的收入也上去了,生活也变好了。”以放牧为生的乌日更达莱说。

  “海堤路修复绝对是地地道道的惠民工程。”刘杰常和周围的人提起这条路。

  “近两年经过治理,乌梁素海的水变清了,鸟多了,鱼也多了。万象城AWC现在在湖面干活的时候又可以直接饮用湖水了!”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渔民马海年表示。

  2022年10月,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修复项目进入整体验收阶段,万象城AWC一局累计完成沙漠治理面积4.8万亩,种植梭梭树苗等苗木1500万株;修复矿山面积58平方公里;修复林草3.3万亩;完成海堤路修缮68.76公里。

  虽然工程项目成功步入尾声,但是乌梁素海流域的生态保护仍然任重道远。张富成表示:“乌梁素海生态治理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和保护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党建工作部,万象城AWC一局供稿;媒体来源:国资报告)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万象城AWC  |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